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发展慈善事业是中华传统美德中扶弱济贫的一部分,能够体现我们社会对贫困人口、贫困地区的关注程度。这种关注对于贫困人口而言能够改善生活,丰富生活;对于整个国家而言,能够为缩小贫富差距、地域差距做出贡献,并且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统一的发展,从而推动国家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慈善事业的发展也日益蓬勃。数据表明,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已逐渐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且日趋步向成熟化。2014年9月20日,民政部主管的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在深圳发布《2013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2013年慈善捐赠总额约989.42亿元,比2012年增加172.09亿元,同比增长21.06%,人均捐赠额也达到了72.71元。这都表明了社会公民在慈善事业上的贡献在日益增长,对慈善事业的热情也是与日俱增。
政府也屡次在各类大会上提及慈善事业的发展,也由此可以看出政府对慈善事业的关注程度。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强调:#8220;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工作。#8221;这种纲领性的文件比比皆是,也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将发展慈善事业视为是一种不可推脱的责任。只有注重了慈善事业的社会保障,才能够保障社会幸福和谐。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本文以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分析、理论分析等手段,在研究我国对慈善事业有影响的税收政策的不足之处的基础上,在最后对我国税收政策中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部分提出对策建议,以期达到改善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环境的目的,从而促进我国慈善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难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慈善事业本质上是社会公共事业,如何通过税收政策将这一公共事业融合到制度中去,如何通过税收政策提高公众对慈善事业的关注度,如何促进慈善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都是国内外学者一直热议的话题。研究表明,优惠的税收政策能够刺激慈善事业的发展,激发企业和个人在慈善事业中的参与热情,进而达到社会公平、和谐的目的。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税收政策刺激慈善事业发展的研究起步相较于我国而言是比较早的。对相关问题的切入点一般是在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这些方面。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月15日之前,提交并确定开题报告;
2.2022年2月15日之前,收集与选题相关资料,提交论文大纲,经指导教师审阅修改后定稿;
3.2022年3月31日之前,按毕业论文规范化要求撰写并完成论文初稿,提交英文参考资料和译文;
5. 参考文献
[1]李明星.企业慈善捐赠的优惠税收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3.
[2]schwarts, robert.#8220;corporate philanthropic contribution#8221; journal of finance, 1968, 23(2):479-497.
[3]李节.促进我国慈善捐赠的税收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